
此篇诗词为“述害之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回顾以往的朝代,着眼于历史的时空,深刻总结了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道出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深刻哲理,提出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
这首诗作于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去世之后。据新、旧《唐书·文宗纪》及《通鉴》卷二四三载:文宗深知穆宗、敬宗两朝之弊,即位后励精图治,去奢从俭。曾两次谋诛宦官,均遭到失败而“受制于家奴”,最终郁悒而死。期望有成而“运去”“力穷”,勤俭求治亦无力回天,作者既伤悼文宗,又深虑唐王朝命势将颓,于是悲凉而哭,流露出无望的感伤情怀。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治国如理家,官清则民俭,吏廉则风淳,勤俭节约于国于家都是大有裨益的。李商隐在咏史,我们也在咏史,咏史的目的在于鉴今,在于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到现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