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题诗》,又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衙斋听竹图轴》一画上所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风吹竹叶的萧萧声,让当时身为“芝麻官”小县吏的郑板桥想到的不是品茶饮酒花前月下,而是这飒飒秋风是否给百姓带来疾苦,即使那疾苦很小很小如同一片竹叶,自己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也要仔细体察民情,有所作为。
郑板桥常借兰竹石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发生紧密联系,有感而发的创作画作诗词,此诗为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大中丞括的诗。乾隆十一年(1746年),54岁的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是年山东大饥,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此诗第一句前半句描写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后半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诗人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力矫时弊,将民生系己之身,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