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二、适用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各专业大一学生
三、建议课时(学分)
《思想道德与法治》共计48学时(包含8学时实践),3学分。
四、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治》为我院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2.掌握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意义,认同并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
3.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
4.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领会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
5.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6.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的内容;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养成良好的公德意识。
7.了解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 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能够在明确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通过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本领。
4.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明确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积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5. 能用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职场和家庭等领域的基本法律问题,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明确新时代莘莘学子肩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2.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遵守者和积极践行者。
4.培养大学生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5.培养大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成为德能兼备的当代职业人。
6.培养大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努力的自觉性。
六、课程内容
(一)课程结构
教学章节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学时 合计 |
绪 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2 |
0 |
2 |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5 |
1 |
6 |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6 |
0 |
6 |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6 |
2 |
8 |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3 |
1 |
4 |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
8 |
2 |
10 |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8 |
2 |
10 |
综合复习 |
2 |
0 |
2 |
合计 |
40 |
8 |
48 |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学模块 |
章节 |
内容要求 |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绪论 |
主要内容: 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明确个人成长和新时代奋斗目标的紧密关系 2. 了解大学生承担的时代使命,明确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 3. 了解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内涵及关系,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教学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大学生成长成才、 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时代方位) 2. 如何理解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1.理解如何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2.掌握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
主要内容: 1. 掌握马克思主义银河8366cc人的本质的认识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掌握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3. 了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银河8366cc人的本质的认识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2. 理解如何理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
主要内容: 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 掌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方式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教学重点: 1.高尚的人生追求 2.人生价值的内涵、评价与实现 教学难点: 1. 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是高尚的人生追求 2. 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
|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主要内容: 1.掌握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的辩证关系 2.了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3.明确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教学重点: 1. 掌握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的辩证关系 2.明确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教学难点: 1.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成就出彩人生 2. 正确认识幸福观 |
|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主要内容: 1. 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及特质 2. 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的概念、特征、类型 2.理想信念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认识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 理解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
第二节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
主要内容: 1.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2.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3.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教学难点: 1. 理解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主义 2. 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主要内容: 1. 掌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 2. 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教学难点: 1.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2.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
|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
主要内容: 1. 掌握中国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2. 明确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点: 1.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1. 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2.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作用
|
第二节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
主要内容: 1. 深刻理解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 将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面向世界等实际行动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本质 2.将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面向世界等实际行动统一起来 教学难点: 1. 理解做新时代忠诚爱国者的基本要求 2.科学掌握如何奖爱国主义付诸实践 |
|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
主要内容: 1. 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2. 充分认识改革创新的迫切性 3. 大学生争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教学重点: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2.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难点: 1. 理解改革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清楚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
|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
主要内容: 1. 了解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3.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价值 教学重点: 1.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大价值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2. 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主要内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 教学难点: 1. 理清我们的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联系和区别(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2.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 |
|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主要内容: 1. 扣好人生扣子的重要意义 2. 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教学重点: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教学难点: 1.清楚如何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主动性 2.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细落小落实 |
|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
主要内容: 1. 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2. 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的本质 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2.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教学难点: 1. 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2. 正确认识集体主义 |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主要内容: 1. 熟悉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2. 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 教学重点: 1.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 教学难点: 1. 掌握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2. 理解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
|
第三节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
主要内容: 1. 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2. 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 3.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注重家教、家风 4. 明确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重点: 1.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践行志愿服务的精神 2. 清楚如何社会风尚的积极引领者 |
|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主要内容: 1. 了解法律的内涵及发展 2. 熟悉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 教学重点: 1.法律的内涵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 教学难点: 1.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2. 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
第二节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主要内容: 1. 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遵循的原则 3. 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 教学重点: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和重大意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 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 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 |
|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
主要内容: 1. 掌握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2. 掌握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我国宪法的形成和修改 2.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1.掌握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2.理解加强宪法实施与完善宪法监督的作用 |
|
第四节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主要内容: 1.掌握法治思维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2.了解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特征 3. 明确提升法治素养的途径 教学重点: 1.法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1. 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 2. 理解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
(三)授课进程与安排
周次 |
授课内容 |
理论 |
实践 |
学时汇总 |
||
8 |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绪论 |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
2 |
0 |
2 |
8 |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
2 |
0 |
2 |
9 |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
一、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
1 |
0 |
1 |
|
实践教学
|
抒写人生故事 |
0 |
1 |
1 |
||
9 |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二、反对错误人生观 三、成就出彩人生 |
2 |
0 |
2 |
|
10 |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
2 |
0 |
2 |
10 |
第二节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
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2 |
0 |
2 |
|
11 |
第三节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
一、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
2 |
0 |
2 |
|
11 |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
一、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
2 |
0 |
2 |
12 |
第二节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
一、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四、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
2 |
0 |
2 |
|
实践教学
|
讲演党史故事 |
0 |
2 |
2 |
||
12 |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
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二、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
2 |
0 |
2 |
|
13 |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
2 |
0 |
2 |
13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一、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二、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
2 |
0 |
2 |
|
14 |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
1 |
0 |
1 |
|
实践教学
|
践行青春故事 |
0 |
1 |
1 |
||
14 |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
一、坚持马克思道德观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2 |
0 |
2 |
15 |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
2 |
0 |
2 |
|
15 |
第三节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
一、遵守社会公德 二、恪守职业道德 三、弘扬家庭美德 四、锤炼个人品德 |
4 |
0 |
4 |
|
实践教学
|
品读榜样故事 |
0 |
2 |
2 |
||
16 |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一、法律极其历史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
2 |
0 |
2 |
16 |
第二节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建设法治中国
|
1 |
0 |
1 |
|
实践教学
|
洞悟法治故事 |
0 |
2 |
2 |
||
17 |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
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二、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三、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 |
1 |
0 |
1 |
|
17 |
第四节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二、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三、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
2 |
0 |
2 |
|
|
综合复习 |
2 |
0 |
2 |
||
|
合计 |
40 |
8 |
48 |
七、课程组织
采用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优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借用多样的信息化技术和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八、教学评价
对学生检测评价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40%)+考勤(10%)+实践成绩(10%)+期末成绩(40%)
九、教学资源
(一)使用教材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为基本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辅助教学资料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指导方案,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组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外文出版社。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三)网络教学资源
1.智慧职教云平台
2.中国大学慕课
3.学习强国
十、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要求
以“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遵循,以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基于“三贴近三融入”原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职业、贴近学生思想,融入党史,融入专业,融入实践,构建“思政+专业+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故事化”教学改革,开展“读懂中国故事”系列活动,包括抒写人生故事、践行青春故事、讲演党史故事、品读榜样故事、洞悟法治故事五大模块,通过师生品、讲、演等方式,更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实现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银河8366cc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该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作为高职院校,该门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工匠精神,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版权所有: 银河8366cc_授权网站 / 邮编:300350 津ICP备13006016号 津教备0085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