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介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一、专业现状
1.专业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建于1993年,是我校创建较早、师资力量最强、投资较多、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出一批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一支人员精、素质好、能力强、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2006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学院第二专业群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获得中央财政340万元资金建设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辐射专业之一。2013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被确定为天津市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2009年机电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曾获得天津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成功获批国家特高专业群: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属于双高专业群。同年机电专业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了百万扩招,目前扩招学生已入校上课。机电专业在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体系,创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为创新机电专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培养适应天津市制造业发展需要、培养从事机电职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实践中,我们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积累了经验,夯实了软硬件建设基础,而且锻炼了教师队伍,学生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来招生规模逐年增多,现有该专业在校生近八百人。本专业目前拥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3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院级精品课3门。
2.师资力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共9人,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双师素质教师8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3人,高级考评员3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兼职教师8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1,兼职教师所承担专业课课时比例为50%。多人次先后赴德国、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2010年机电一体化师资团队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3.教师、学生获奖情况
机电专业教师获奖情况统计:2016年郭瑞华、李靖的团队获天津市信息化教学设计三等奖,2017年获首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二等奖、2019年获天津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训课程学习,牢固掌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相关技能,电子信息自动化学院学生杨冰、李伟同学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中荣获二等奖,机电一体化专业李瑞、曹东杰同学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历年天津市机电类赛项共获奖13名。
4.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表1 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设备数量
|
设备值
|
容量
|
实训项目
|
是否共用
|
1
|
过程控制实训室
|
4
|
60万元
|
40
|
过程控制实训
|
是
|
2
|
PLC实训室
|
40
|
80万元
|
80
|
PLC编程
|
是
|
3
|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
42
|
80万元
|
40
|
典型的机械传动部件和各种驱动装置编程调试
|
是
|
4
|
电气动实训室
|
38
|
80万元
|
80
|
典型电气控制回路搭建控制
|
是
|
5
|
现场总线综合实训室
|
18
|
80万元
|
40
|
现场总线安装调试等能力
|
是
|
6
|
电机及自动控制实训室
|
10
|
40万元
|
40
|
各种常见电机的控制
|
是
|
7
|
电子综合实训室
|
40
|
40万元
|
40
|
典型电子电路应用
|
是
|
8
|
电工综合实训室
|
56
|
30万元
|
80
|
典型电气控制线路接线、配盘
|
是
|
9
|
电工实验室
|
12
|
30万元
|
40
|
电工实验
|
是
|
10
|
传感器实训室
|
10
|
15万元
|
40
|
各种常见传感器的使用
|
是
|
11
|
单片机实训室
|
40
|
60万元
|
80
|
常见单片机的外围设备控制
|
是
|
12
|
生产性实训中心
|
2套生产线
|
350万元
|
40
|
典型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
|
是
|
13
|
电子线路板制作实训室
|
40
|
5万元
|
40
|
典型电子线路板设计制作
|
是
|
14
|
创新实训室
|
9
|
10万元
|
40
|
机器人、小车控制
|
是
|
15
|
柔性制造实训室
|
1套生产线
|
280万元
|
40
|
机电一体化自动线控制
|
是
|
16
|
液压实训室
|
12
|
30万元
|
40
|
液压控制实训
|
是
|
表2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企业名称
|
实训项目
|
是否共用
|
1
|
天津乐金电子(LG)有限公司
|
天津乐金电子(LG)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2
|
华北大区三菱电梯培训基地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3
|
天津中天电气有限公司
|
天津中天电气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4
|
天津明阳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天津明阳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5
|
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
|
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6
|
天津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
天津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7
|
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
|
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8
|
天津大众变速器有限公司
|
天津大众变速器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9
|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是
|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售后服务等岗位,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和相应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应用与改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设置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以学分制为导向,构建职业基础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和创新创业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岗位-能力-任务-项目-课程”双向融通的模式构建每门课程。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及CAD、机械零件的加工处理与选用、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电机及机床电气控制、单片机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自动机与自动线应用技术、机床数控技术应用、工厂供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金工实训、CAD实训、制图测绘、电子控制线路板制作实训、机械设计课程实训、电气动实训、电机及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单片机控制技术实训、PLC应用技术实训、自动机与自动线应用技术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液压设备实训、过程控制实训等。
四、专业优势与特色
表3 专业特色表
国家财政支持
|
合作企业著名
|
专业成果突出
|
社会认可度高
|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群辐射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
●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优质核心课程
●《机电类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开发》获得第六届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
●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轻工机电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上海三菱电梯实训基地
|
1.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每年菲尼克斯在我院设有奖学金,对学生以经济和精神上的莫大支持。
银河8366cc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共建了“华北大区电梯安装与维修培训基地”,开办以企业冠名的“上海三菱电梯班”, 校企共同制定“上海三菱电梯班”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及培训基地的实训安排,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本专业学生以及培训三菱电梯公司内部员工,从2013年至今每年培训三菱职工500余人次。2013年6月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完成包括直梯3部、自动扶梯1部和配套教学设备的安装工作,建立了电梯实训基地。
2.紧跟发展步伐打造“2+3+2”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优势,共享职教资源,2018年开始我校与中德联合培养招收了首届专升本学生,在我校就读2年。这些学生包括应届高职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市获奖选手。他们毕业后将获得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将授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现在具有“2+3+2”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了中职、高职的学生的发展空间,而且渠道多样化,既可以通过参加考试入学也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来获得入学通知书,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发挥各方面的潜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五、就业方向
面向京津冀及天津滨海新区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售后服务等岗位,大部分学生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表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序号
|
核心岗位
|
岗位描述
|
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
|
1
|
机电产品和机电设备中典型机械传动结构的设计、制作和安装调试、检修技术员
|
1.根据产品机械结构设计要求,绘制机械结构图、进行计算校核;
2.对简单机械结构零部件选材加工制作、进行安装调试;
3.日常维护检修。
|
1.手工绘制机械图形能力、熟练掌握三维CAD软件绘图能力;
2.典型机械结构应用设计能力;
3.金属材料选择加工处理能力、金工制作能力、普通机床使用能力;
4.机械结构部件安装调试能力、日常简单维护、检修保养能力。
|
2
|
机电产品和机电设备中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检修技术员,维修电工
|
1.根据产品电气部分控制要求,绘制电气结构图;
2.进行电气控制元件的选择、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日常维护检修;
3.电气设备供电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
1.手工绘制电气图形能力、熟练掌握PROTEL软件绘图能力;
2.典型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能力、电气控制元件的选择能力;
3.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力、日常简单维护、检修保养能力;
4.机电设备供电系统的检修和维护能力。
|
3
|
机电一体化设备综合调试、操作和维护技术员
|
1.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要完成的功能任务分析控制要求,进行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
2.控制系统的安装、程序编制、综合调试;
3.日常操作和维护。
|
1.典型机械结构的安装和调试能力、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能力;
2.控制系统中检测环节的安装调试能力、控制器的安装调试能力、变频器的安装调试能力、各种常用电机和驱动环节的安装调试能力;气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力、液压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力;
3.控制器的使用和编程能力、综合调试能力;4.日常操作和维护能力。
|
4
|
数控机床调试与操作员(数控车床、数控铣床)
|
1.依据工序卡、加工程序,调试零件、刀具和机床;
2.对于简单零件利用手工编程,并操作,完成零件加工。
|
1.识图能力、读懂数控程序的能力;
2.熟练操作数控车床的能力、熟练操作数控铣床的能力、熟悉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能力;
3.正确使用刀具的能力、手工编程的能力、使用常规测量器具的能力;
4.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
|
5
|
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技术员。
|
1.机电产品的销售;
2.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
|
1.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
2.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
|